老王创业日记
第158篇
比特币的创世区块诞生整整9年!
今天也是我的大女儿蜜枣的7周岁生日,比特币比我闺女大两岁,我却是在最近两年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的,这个重视的程度在最近一个月突然成指数级增长,现在我越是和人交流得多,越是感觉到急迫,好多投资人跟我提到他们对区块链的感受,就是这两个词:焦虑、兴奋。
我刚刚跟团队正式提出,半年内,如果我的团队中有人还不了解区块链,那就可以去重新找工作了!
昨天我下午才建起来的区块链技术讨论群,到晚上已经将近80人加入,我设置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要求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认知,对区块链的决心是明确的,而又不能是炒币的投机分子!至今已有几位技术出身的上市公司老板进了群,还有一些行业一线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在里面潜伏,币圈链圈的几个前辈也都被拉进去膜拜了,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快速学习,重置自己大脑的操作系统。
和很多想进群的朋友说一声抱歉,这个群并不是完全开放的,我希望建立一个良性的讨论区块链相关技术发展与思考行业前瞻的朋友圈子,收敛的模式,所以首先谢绝了炒币者,另外也希望群内所有人都对技术有一定的理解,这个门槛可能就比较高了,所以我会根据情况随时把不合适的人踢出来。虽然我欢迎大家来找我聊聊看是否需要加入,但请先理解我设定的这个社群规则,毕竟不可能保证来的人都加进去,谢谢理解。
回想起2016年夏天,我带CFO杜娟一起去拜访了世纪互联的创始人陈升陈老板,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业务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当时陈升老大已经all in区块链多年,后来我才得知,【区块链】这个中文译名都是陈升老大确立下来的。记得当时他跟我们讲到区块链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真的是一脸懵逼啊。其实到现在我也还不是很理解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回想他当时跟我讲过的一些话,现在回味起来,都在一步步实现中——这就是认知差距啊!
回忆那个夏天,再看看现在,我也焦虑了,但更多的是兴奋!
实际上,在2016年我们也曾经以学习的心态接触了一个区块链行业的朋友,只是他不在北京,在他远程加入投缘帮之后,我们一直希望他能快速启动自己的项目,但因为各种原因他始终未能全职离开原来的事业单位,现在想来,那就是我们与区块链这件事的缘分未到了。
一年后的2017年9月,我与另一位上市公司高管的一次很偶然的谈话,又让我重新开始重视区块链这个事情,而这次的进化很快,整个行业和我自己的认知,进化都很快。
我不建议大家去炒币,但我觉得你必须开始重视和学习区块链,这就像是20年前的1997~1998,有一个人很严肃的对你讲,你要重视和学习互联网!这历史又轮回了一圈,其实都是一样的。
不要只看到炒币的人在赚钱,说实话,我亲眼见过的当年炒域名赚钱的更多,但今天的炒币其实在十年后去看,也就理解为当年的炒域名就好了,是可以赚点快钱,但如果你只炒币却不研究区块链与各个行业的结合,不去扎扎实实的做业务,那最后你丢掉的是更大的机会——BAT老板们谁是靠炒域名起家的呢?
so,保持焦虑,保持兴奋!
焦虑的是,再不研究再不all in也许就彻底赶不上这趟车了。
兴奋的是,自从1996年我第一次实际接触到互联网以来,相隔20年终于又遇到这一波比互联网更大更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可以想见的是,未来几十年,我们经历这样的时代巨变还会更多更快更频繁更猛烈!
在我们这些油腻的中年人退休之前,我们就应该能看到每个人发射自己的人造卫星,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3D打印工厂,每个人都不再买房子而只是基于社会资源大集合的“共享”,还有,也许我们根本来不及退休,人类的预期寿命就提升到200岁甚至更高——那样我们可能还得再继续工作100年!
扯远了,说回到区块链,今天会是我最后一次在【老王创业日记】里呼吁大家去学习、去拥抱、去实践区块链——反正我说再多也有很多人不信的。现在这个世界对区块链的认知,我觉得仍然处于极早期,但请记住最近我经常说的是这句话: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波巨浪
那么区块链就是一场海啸
好了,今天的流水账比较简单,上午约了从【零用钱】出来创业做【省一省】的李海南,他是学机械出身的产品经理,在360工作过,今年满30岁了,是创业开始的最佳年龄,尽管在创业与融资方面的认知还不高,但他应该是个善于学习的家伙,于是在跟我喝了两个小时的茶之后,他加入了【投缘帮】,成为第181位污衣派成员。
小房子和她的合伙人亚东中午过来找杜娟做一个签字,完事儿就过来找我坐了坐,跟李海南一起听了我对区块链重要性的阐述,小房子也表示要马上去学习。
吃完盒饭,原360软件管家的徐升涌带了一位做传统医疗项目的朋友过来找我,我之前曾经请这位朋友先发一份BP给我,但实际上可能他还来不及理解BP是什么以及要如何写一份完整的BP,所以见面后没办法聊得很透彻,而且确实在认知上这位朋友太过于传统,被我很不客气的拒绝了——我非常直接甚至有点儿伤人的话是这么说的:我现在是个大学生,让我跟1岁小孩儿讲课,其实也讲不明白的。
直接的拒绝虽然比较伤感情,但这可能也是最节省彼此时间的沟通方式吧,说实话,我们也不可能什么人都帮得上,尤其是在我们自己也不熟悉的领域,这种极为传统的生意,就不要再来考虑寻找风险投资的途径了,没戏,安安静静做个生意挺好的。
后面我跟徐升涌倒是花了很长时间又给他讲了一遍区块链的重要性,然后等陈燕来了,我又讲了一遍,感觉自己已经快成了区块链的布道者,但其实我自己才刚刚开始学习而已
陈燕是2016年较早时期就加入投缘帮的,但她一直没有能拿得下决心出来创业,直到最近才刚刚完成离职,光是从之前这家公司出来她就花了18个月,我给她讲区块链的时候,她也觉得之前重视度不够,表示要回去好好学习了。
较晚一点,3W鹰学院的杨桂珍带着同事过来,这是例行的年底答谢,因为我和teddy在2017年分别给鹰学院做过两次讲师,因而我们结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也很喜欢她们这个务实的团队,尽管也是初创期,但基于3W长期沉淀的品牌背书,鹰学院还是有很好的机会的。
从地域选择到课程与IP的战略定位,我给她们提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能有些实质性的帮助吧,同时我们也邀请她们下周三到我们办公室来观摩我们2018年首期的【路演360】——今天我们刚刚把新的路演厅做了简单装修——我们在2018年会增加在我们办公室自己的新路演厅内举办线下路演的场次,同时也会增加与各个创客空间和实体孵化器的合作,大量走出去,大量请进来,多串门儿!
希望小龙能让微信团队马上开发一个比特币打赏的插件,把微信也快速“链化”